鋰電世界 相比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和云南等電動車市場的政策管理力度,福建省政府部門對電動車行業的政策管理力度可能是最大的,在政府嚴格的政策管理下,電動車的生產、銷售都要進行登記,嚴格的政策管理可以幫助政府交管部門更加有序、規范地管理非機動車輛,但是這限制了整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消費者在市場上可選擇的車型也就寥寥可數。
“把電動車行業真正作為一個產業來看待”
在走訪漳州電動車摩托車商會期間,許多經銷商也談到了現在漳州市電動車行業面臨的政策問題,對于本土企業而言,政策的走向直接決定自己企業生產的方向,而對經銷商而言,政策的走向直接決定著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在這樣一種政策主導下的電動車市場,我們該如何在政策和市場中找到平衡點,幫助自身做大做強呢?
《營商》調研小組在走訪云南電動車市場時,有幸能夠采訪到云南電動車商會會長周云江先生,在談到商會如何解決好與政府政策關系時,周云江給出的解釋的確能夠給人新的啟發,“政府對電動車行業加大管理力度以致束縛電動車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當地電動車行業發展沒有一種產業思維,如果把電動車發展成為一個大的產業,每年給整個提供足夠的稅收,那到時候政府還會這樣不重視電動車行業了嗎?”,這句話也許在很多行業內專業人士面前可能有待商榷,但周云江能夠帶領云南省電動車商會做得如此成功,那說明他這種新思維肯定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縱觀整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歷史,雖然有黃金發展時期,但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混亂的發展狀況,“價格戰”的陰霾一直揮之不去,在這種惡性思維方式影響下,整個中國電動車行業始終沒有做精、做強、做大!貫穿其中的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思維,產業思維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對國家經濟的貢獻也就不能夠引起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迎合政府管理部門對非機動車輛管理的需要”
在走訪漳州市電動車市場之后,我們發現這邊的經銷商都是帶牌銷售的,對于這個特殊現象,漳州市電動車摩托車商會會長許躍庭先生也給出了解釋,“我們漳州市電動車摩托車商會的成立也就是要迎合政府交管部門對交通管理的需要,讓政府交管部門上門幫我們發放牌照,帶牌銷售既方便政府交管部門管理,也省去消費者掛牌難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漳州市一個特殊現象”,漳州市政府對于電動車行業管理力度是非常嚴格的,經銷商們經營的銷售車款必須進行登記,因而車款類型比較少,嚴格按照第一批目錄規定的產品進行銷售。這樣嚴格的政策環境對行業的發展肯定會存在束縛,但是電動車行業并不能和政府的政策“相向而行”,相反,應該積極響應政府部門管理的需要,在得到政府支持的情況,盡最大努力和政府部門協商,放寬相關方面的限制,幫助行業做大做強!
政策問題一直是行業發展的一個風向標,行業內對與新國標的期待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但不論政策環境如何嚴格,處理好與政府部門的關系,在政策和市場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對行業的發展非常重要,這不僅要行業提高自身的自律精神,還要充分發揮商會組織在與政府部門溝通協商方面的作用,為行業發展爭取更多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