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今年國內新進入鋰離子電池隔膜領域的企業非常多,使得隔膜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現在我們公司的隔膜毛利率已經降到了百分之十幾”,河南一位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商林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隔膜號稱60%~70%的高毛利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統計,預計國內2012年全年隔膜總產量將達到1.66億平方米,總產能將突破4.5億平方米。隨著新進入者的增加,將倒逼其他隔膜廠商提高生產技術和工藝,提高研發成本,降低整個行業的利潤率。
記者了解到,隔膜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優劣將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循環性能以及安全性能,但國產隔膜真正做得好的卻沒有幾家,大多為中低端產品,高端隔膜仍依賴進口。國內隔膜行業正面臨低端同質化競爭,高端一片藍海的險境。
蘇州一位鋰電池廠商告訴記者,國內隔膜做得比較好的是深圳星源材質和新鄉格瑞恩,但星源材質是用低價占領市場,目前也就數碼類電池應用的比較多,而格瑞恩從03年就開始做隔膜,現在還在做B品電池。
從2008年開始做隔膜代理的深圳冠力新材有限公司,主要代理韓國W-SCOP、日本宇部UBE和美國Celgard的隔膜產品,售價大約在15元/平米左右。國產隔膜16~25μm的價格一般都在9元以內。
該公司劉小姐告訴記者,冠力的第一條濕法生產線于今年8月建成投產,月產量30萬平米,并暫定計劃明年6月上第二條生產線。她表示,目前公司做得比較成熟的是20μm的膜,主要用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電池,16μ的隔膜也正在做技術上的調試和改進。冠力現在自己建生產線,就是想做出能替代進口隔膜的高端國產膜。
記者采訪過多位國內隔膜廠商,他們均表示12μ到60μ的隔膜都能做,40μ以上的動力電池隔膜也都可以做。對此,一位鋰電池廠的技術人員華先生表示,國內的隔膜廠商都宣稱能做動力電池隔膜,是因為薄的他們做不了,技術上達不到,因為隔膜越薄越難做。
對于電芯廠來說,國產隔膜和進口隔膜的技術水平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克電池研發部的林建表示,比克現在16μm的隔膜還是用進口的,20μ的正在試圖用國產膜替代進口,一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二是為了扶植國內隔膜企業。他希望國產隔膜能夠做到耐高溫性更好,造孔更均勻,以及對電解液的親潤性能更好。
鋰電池隔膜高毛利時代難以再現
2012-11-13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