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隨著鉛蓄電池行業的整治整合的逐步推進,鉛蓄電池企業數量明顯下降。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透露,鉛蓄電池的數量已經從整治前的約3000家壓縮到了現在的1000家左右,未來的企業規模將被壓縮至300家左右。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屢現污染中毒事件,環保部在2011年關閉取締了鉛蓄電池生產企業348家,停產140家,停產整治160家。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經過前期嚴厲整治,以前全國有2000多家鉛蓄電池企業,整頓之后全國正常生產的鉛蓄電池廠為270家,5月份又回升至315家,現在為300家左右。
盡管如此,鉛蓄電池產能過剩仍十分嚴重,且仍有繼續擴張的趨勢。而隨著新一輪價格競爭的興起,整個行業都將受到連累。
管理漏洞至惡性競爭
說起鉛蓄電池行業產能過剩的原因,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國慶首先歸咎于“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惡性競爭”,他指出:“這是由于行業發展初期低水平重復建設,以及環保部門對門檻把關不嚴造成的,甚至還有些部門跨越了環保部門進行審批。”
盡管鉛蓄電池對環境和行業的整體傷害有目共睹,但仍有業內人士為之辯解稱:“鉛冶煉和鉛蓄電池生產并不是造成鉛污染的主要原因?!辈車鴳c則表示,根據環保組織史密斯基金會的統計,世界上最嚴重的10個污染問題,其一就是錯誤拆解鉛電池造成的。
調查了解,典型的鉛蓄電池回收生產工序是,敲開一個回收來的廢舊鉛蓄電池,把含有鉛泥的電解液隨手倒掉,稍有“環保意識”的,則把它倒進排水溝。然后,取出板柵,將其放入簡單的冶煉爐中融化,開敞式的生產過程中大量鉛煙升起,隨風飄走并凝華成鉛粉;電池的塑料外殼可能已經含有微量的鉛,但簡單地加工后,可以出售給生產廉價塑料制品的廠商。
王敬忠認為:“它們(指廢舊鉛蓄電池)所到之處,鉛和酸的污染嚴重,有時會滲透到地下,使土地的恢復變得相當困難?!边@就表示,如果廢舊鉛蓄電池的回收和處理不規范,造成的環境問題比鉛蓄電池生產過程更加嚴重。
另外,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鉛蓄電池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我國每年報廢的鉛蓄電池約5000多萬只,其含鉛重量達30多萬噸。廢鉛蓄電池再生鉛廠近300家,2011年國內再生鉛產量為135萬噸,占當年鉛產量的29%,約九成以上的企業沒有采取煙塵處理,整體水平僅相當于上世紀60年代國際水平。
曹國慶強調:“在電池生產回收過程當中,企業應把環保放在第一位。”然而,雖然鉛蓄電池能夠做到90%的部分可以回收,但是我國產業政策沒有給廢舊電池回收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致使其成為長期困擾我國蓄電池發展的瓶頸。據了解,我國尚無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管理的法定規范,也無專業性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公司,且未建立全國性回收網絡和地區性回收網絡,整個回收工作處于分散經營的無序狀態,廢鉛蓄電池的回收率不高。
另外,作為夕陽產業的鉛酸蓄電池,雖然其本身有著經濟、穩定可靠和維護簡單等優點,但是隨著鋰電池、鐵鋰電池和硅膠體蓄電池的技術成熟、規?;a帶來的成本降低,鉛蓄電池將漸漸被取代。
“嚴管”之下的擴張
對于已出現的環境問題和產能過剩問題,業界人士主張,亡羊補牢對鉛蓄電池進行“嚴管”。曹國慶表示,由于國家環保部門聯手其他多個政府部門以及各級地方政府,采取環境整治信息公開等手段,自2010年以來,整治工作已見成效。為鞏固整治成果,提升行業集中度,近期工信部和環保部出臺了《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對行業準入門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工信部在《關于下達2012年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中,增加了鉛酸蓄電池行業。據“鋼聯資訊”了解,在工信部下達的第一批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中,涉及92家鉛酸蓄電池企業,淘汰總產能達3000萬千伏安時。
據了解,為了加快淘汰鉛酸蓄電池落后產能,工信部正與財政部協調,計劃共同頒布針對淘汰鉛蓄電池落后產能企業的財政補貼,預計年底前將落實。雖然國家對鉛酸蓄電池行業整改一步一步加強,但行業似乎出現了一個怪象,即越控產能增長越難以遏制。
汽車用鉛蓄電池巨頭駱駝股份預計今年的產量將達到1200萬千伏安時以上,而在去年,這個數字僅為926萬千伏安時。據介紹,在對原有生產線投入近10億元進行大規模改造之后,駱駝股份又將在廣西、吉林等擴大生產能力。全國鉛酸蓄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伊曉波指出,行業的擴張也并非完全盲目。在國家大力整治鉛蓄電池行業,大量企業被迫退出的形勢下,大企業的擴張不僅是填補市場空間,而且還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
事實上,鉛酸蓄電池產能擴張序幕才剛剛拉開。經過前期整頓,國內一些大型企業為擴大市場份額,紛紛增資擴建新項目。有消息稱,繼風帆股份、力帆股份投巨資擴建鉛酸蓄電池項目之后,另一龍頭企業——河南超威也于日前開工建900萬KVAh新型大容量鉛蓄電池項目。
從產銷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國內鉛酸蓄電池的產量也大幅上升。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1-5月份,全國鉛酸蓄電池的產量達6746萬千伏安時,同比增長17.57%。其中,5月國內鉛酸蓄電池產量為1533.6萬千伏安時,同比大幅增長29.95%。
產量的大幅上升帶動了國內鉛酸蓄電池的出口量。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5月份鉛酸蓄電池出口量為16671.88千只,環比增長15.3%。據此,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家不斷加強對鉛酸電池行業調控的背景下,蓄電池產量卻逆勢上升,這是大型廠家兼并重組、擴大產能、提高市場份額的結果。
談價格競爭無需色變?
據悉,為了搶占市場,鉛蓄電池市場的價格大戰無法避免地上演著。從今年4月份開始,為拉動銷售,幾個大品牌陸續降價,隨后大量中小企業被卷入其中,原有的價格體系被打破。到10月底,電池的價格比年初出現明顯下降。以48伏12安時電池為例,一線品牌約每組360元,二三線品牌為300多元。而年初一線品牌可以賣到約460元,二三線品牌也可以賣到近400元每組,目前的價格下降了20%左右。
據鉛酸蓄電池人士透露,隨著企業數減少,而天能動力與超威動力的高速擴能,兩家左右市場價格的實力增強。為了爭奪市場,兩家在價格上爭奪也逐漸激烈。浙江蓄電池行業協會秘書長姚令春表示,今年下半年鉛酸蓄電池價格比上半年下降了近10%,行業內的確存在一定價格爭奪,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發展將越來越困難。
如何看待當前鉛蓄電池行業發生的價格競爭?是否有必要對其進行行業干預?對此,曹國慶認為:“不要害怕價格競爭,不要談價格競爭色變?!彼赋?,價格競爭是市場行為,屬于正常的市場現象。市場行為講的是規則,因此,我們也要用規則的眼光看待價格競爭。目前,還未出現低于成本的惡性價格競爭,而從競爭的效果來看,是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因此,無需進行人為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