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2012年,全球和中國鋰離子電池需求繼續保持增長。市場驅動力主要來自消費類電子產品和小型動力電池;近幾年內,鋰離子電池在大規模儲能和電動汽車的應用難以快速發展。
供應方面,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主要集中于中日韓三國,其中韓國生產商近幾年發展迅猛。據日本市場研究機構TSR數據顯示,2011年韓國企業在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占有率達到39%,首次超過日本(35%)成為全球最大鋰離子電池生產國。韓國企業中,三星SDI在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占有率為23%,LG化學為16%;日本企業中,松下為24%,索尼為8%。韓國鋰電池生產商對日本企業產生了沖擊,2012年11月公開信息顯示,索尼正在討論出售其電池業務。
預計2012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總產量將達40億只,比上年增長約33%。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生產商,排名靠前的包括力神、ATL、比亞迪和比克等。2012年,全球和中國鋰離子電池需求繼續保持增長。市場驅動力主要來自消費類電子產品和小型動力電池,包括筆記本電腦(含平板)、智能手機、電動自行車(主要在中國)等。近幾年內,鋰離子電池在大規模儲能和電動汽車的應用難以快速發展。
由于預期短期內大型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受限,電池和材料生產商放慢了產能擴張的步伐。2012年10月,LG化學稱其在美國密歇根州的車用鋰離子電池工廠將推遲開工。該工廠總投資3.03億美元,其中1.5億美元來自美國能源部,年產5-20萬套鋰離子電池組,原計劃于2012年投入運營。2012年12月消息,三菱化學將凍結其對鋰離子電池材料投資300億日元的增產計劃,至少將推遲到1~2年后實施,10月剛建成的中國電解液裝置也將停工。
此外,為了獲得品質穩定的電池供應,部分電動車生產商傾向于投資參股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北汽福田迷迪純電動出租車由其參股公司北京普萊德新提供電池包;上海汽車與A123于2009年合資成立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2012年12月,日產美國20萬組/年電池工廠投產,將為2013款聆風提供鋰離子電池。這種趨勢將進一步擠壓第三方動力電池供應商的市場空間。
預計2013儲能和動力鋰電池難以快速發展
2012-12-26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