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截止目前,國內外廠商公布的預投項目將新增產能6.70 萬噸/年,結合現有產能,預計總產能可以達到14.25 萬噸。根據國內外廠商的歷史經驗,鋰電池電解液生產線從投產到出貨最快1 到2 年左右就可以完成,東方證券對全球鋰電池電解液市場需求的預測,預計電解液市場未來產能過剩將會加劇。
目前鋰離子電池主流電解質鋰鹽仍為六氟磷酸鋰。與其他電解質鋰鹽相比,六氟磷酸鋰具有良好的離子電導率和電化學穩定性,且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簡單,環保性能較好。因此,受政策鼓勵和市場驅動的雙重影響,近幾年來,國泰華榮、新宙邦、廣州天賜等企業紛紛新建、擴產項目,提高電解液產能。日本宇部聯合陶氏化學在華建立電解液合資公司,三菱化學也設立獨資子公司新建電解液項目。由于六氟磷酸鋰工業化合成技術取得了突破,國內多氟多化工、國泰華榮等企業也逐步開始由中試到批量產業化。
據預計,未來電解液的行業機會集中在上游六氟磷酸鋰國產替代加速、動力類電池電解液需求爆發和高電壓電池電解液技術突破這三個方面。
在大批項目上馬后,目前我國六氟磷酸鋰的進口比例已下降至62%,相對于歷年80%以上的進口量,國產化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但大多數國產六氟磷酸鋰由于受游離酸偏高的瓶頸制約,在品質穩定性和生產成本等方面都面臨挑戰,產品還不能作為手機、平板電腦等高檔鋰電池材料應用。在六氟磷酸鋰的產業化方面,我國仍落后于日本等發達國家。
目前,國內鋰鹽與日韓鋰鹽在品質上存在較大差異,如HF含量控制和成芯后的循環性能等。專家提出,六氟磷酸鋰的生產工藝比較復雜,量產中最難把握的是產品純度的均一性。影響產品品質的因素很多,包括原料品質、設備精細程度、工藝控制等,而這些正應是國內企業技術突破的方向。
也有專家認為,電解液是由有機溶劑、鋰鹽和添加劑配制而成的復雜系統,如何摸索出適合新型電解質鋰鹽的最佳配方,還需勇于嘗試。雖然在近期內新型電解質鋰鹽不會大規模取代六氟磷酸鋰,但國際上的新趨勢是根據電解液的性能需求,開發多種鋰鹽混合使用,有條件的企業可在這方面重點研發。
擁有渠道優勢、掌握上游六氟磷酸鋰技術的國內廠商更具競爭優勢。
與其它鋰電池材料不同,電解液生產具有多批次小批量的特點,對廠商生產管理水平和銷售、技術服務能力要求較高。電解液的核心是配方技術,并且需要與下游客戶協同開發,因而形成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渠道成熟的廠商將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其次下游鋰電池廠商每年都會要求電解液供應商價格下調,向上游六氟磷酸鋰領域拓展,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保障電解液產品品質的穩定,強化廠商在該領域的競爭優勢,更能夠維護下游大客戶的穩定,同時也能威懾同行業競爭對手。
鋰電池電解液:未來市場過剩加劇 業界探尋升級之道
2013-01-21 瀏覽: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