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前天在北京召開的《BP世界能源統(tǒng)計2008》發(fā)布會上,BP集團首席經(jīng)濟學家克里斯多夫·魯爾博士說,“全球石油...以目前的開采速度足夠開采41.6年左右。”那大約41.6年以后,人類就沒有石油可采了?
專家解答:魯爾博士是個經(jīng)濟學家,石油真正還可以開采多少年,要聽地質(zhì)學家講的。而且這個很難有確切的數(shù)據(jù),因為石油還有天然氣都是流動的,對鐵礦石的預測倒還準一些。再者,由于現(xiàn)在油價攀升,對石油的開采密度必然會增加,也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原先沒有預測到的油礦。
鋰電世界:能源危機在汽車業(yè)的反映就是“新能源汽車”。您覺得應怎樣定義“新能源汽車”?
專家解答:關于它的嚴格定義,前一段時間國家科技部是給它下過的。我只說一下個人看法。
因為汽車是主力交通工具,任何國家都對汽車的準入設有門檻,對允許在馬路上跑的汽車的安全、環(huán)保、(現(xiàn)在再加上)節(jié)能這三個指標嚴格控制。首先就是安全,由汽車導致的事故已成為人類不宣而戰(zhàn)的戰(zhàn)爭;然后是環(huán)保,然后是節(jié)能。節(jié)能是近幾年的要求,過去還沒有要求。“新能源汽車”主要從節(jié)約石油的角度對汽車說的。但是對人類社會而言籠統(tǒng)地把煤、石油以外的都叫做“新能源”,這是個很大的誤解。
把太陽能、風能、生物能叫做“新能源”,我覺得是不了解人類的能源歷史。人類的能源最初都是可再生能源,都是清潔能源。太陽能是最古老的能源,生物能和風能實質(zhì)上也是太陽能,因為生物就是靠太陽生長的,風也是受太陽加熱才具有動能的,古時的帆船和風車(唐·吉科德時代)就是利用風能源,所以它們本身是老而又老的能源!
看人類的能源歷史:原始人就知道利用火來生存。奴隸社會主要是利用“人力能源”。封建社會主要是用木材,或用畜力(如,用牛耕地,用馬拉車)。從17、18世紀資本主義社會早期到19世紀,是煤的時代,煤的使用、蒸汽機的出現(xiàn)使得人類能用少量的能耗取得很大的能源。20世紀,油礦、天然氣又發(fā)展起來,20世紀可以說就是一個油氣時代,油氣時代又誕生了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車和飛機,速度越來越快,但也帶來溫室效應、環(huán)境污染等負面影響。開采石油比開采煤方便,只要打了一口油井,一旦出來,就拼命抽。但地球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總有一天,地球的“血液”被抽干榨盡,人類就沒有石油了。現(xiàn)在所謂的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是人類在開油礦以前就在用的,都不是“新能源”。
鋰電世界:而且現(xiàn)在所謂“新能源車”中的電動車也是19世紀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專家解答:對,電動機是比內(nèi)燃機先出現(xiàn)的,把電動車也叫做“新能源車”,我覺得也是極大的誤解。我參觀過底特律的福特博物館,當年福特夫人就喜歡坐電動車,但福特知道只有內(nèi)燃機汽車才有市場化的前途!后來福特的流水線成功地將小車帶入家庭,將美國變成“輪子上的國家”。紐約時報評他為“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yè)家”,因為“有一個人,他來到世界是馬車時代,他離開這個世界留下了汽車時代,這就是福特!”。今天,當石油危機迫在眉睫,油價飆升的21世紀時代,人們當然期盼“替代燃料”的所謂“新能源汽車”盡快降生以“拯救汽車”!以保持現(xiàn)代生活對汽車交通的依賴!時勢出英雄么!
什么是“能源”要搞搞清楚!人類的能源跟我們汽車能源是兩回事,一個裝置比如收音機,用電做能源,可以這么說。但是,電不是人類的能源,電本身不是能源,電只是能的一種形式。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什么叫能源都搞不清楚,把“氫能源”說成可以取代石油,那更是連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都不懂的人,中學物理化學根本沒學過的人。氫根本沒有資格稱為“能源”。因為把氫提煉出來,要花費很大的能量。說氫可以作為汽車能源,要理解它是二次能源,不是人類社會的“一次能源”。所謂“一次能源”,我給它下過定義的:人類開采提煉這個能源所消耗的能量,要比它最后放出來的能要小。用一個系數(shù),就是釋放的能量除以開采的能量要大于1的,那才叫“能源”!;小于1的,不是能源。比如說,太陽能的陽光電池,什么光伏發(fā)電,吹的不得了。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袁曉親自跟我說,陽光電池三年內(nèi)不能叫能源。提煉單(多)晶硅要花大量的能源,單晶硅、多晶硅都靠電,提煉這些硅片,能夠做半導體,要大量的能耗,這些做成陽光電池以后,它轉(zhuǎn)換的太陽能要到第三年才能還債消耗的能量,第四年開始才能叫能源,三年里面不叫能源。所以,這里面很多事情,一般人聽不懂,一聽別人忽悠,就容易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