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今年以來,從國務院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規劃,到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由部署進入實操階段,勾勒出中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宏偉主線。湖北省,作為擁有1.5萬個規模工業企業的中部工業大省,積極響應號角,迅速沿著這條宏偉主線順勢揚起了“湖北制造2025”的發展旗幟。即日起,荊楚網開設[湖北制造2025]專欄,深入湖北制造領銜企業,并采訪相關政府部門及專家,就湖北制造尋求變革、轉型升級的新思路進行探討,為“中國制造2025”貢獻湖北力量。
“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在神龍汽車總產量中占比超30%。”7月20日,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平臺主任竇繼勝表示,通過技術革新,2020年公司推向市場的新能源汽車不僅價格更實惠,續航里程也將提升至300多公里。
2019年B級C級車推純電汽車
工信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85萬輛,同比增長3倍,但是和千萬輛的乘用車市場相比,占比只有7‰。
“7‰的市場份額證明我國新能源車市場仍處于‘破冰期’,實現大規模市場化還有一段路要走。”竇繼勝認為,目前新能源車依然存在技術落后、基礎設施使用不便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乘用車平臺技術、發動機系統、動力電池系統集成等領域仍未完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尚未形成完整工業體系和開發能力。
相比其他汽車制造商,神龍汽車今年正式啟動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戰略,可謂起步較晚。不過,在竇繼勝看來,目前研發制造新能源汽車的時機剛好。
從國家戰略角度,《中國制造2025》中專門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十大重點領域之一進行推進;武漢市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也不斷出臺,根據《武漢市鼓勵單位和個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地方配套補貼實施辦法(暫行)》,在武漢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車,除了獲得金額與國家一致的地方補貼外,還可享受上路免收城市道路橋梁隧道車輛通行費、免費在指定的公共充電設施場所充電、在市內行駛時不受尾號限制等利好政策。從技術上看,目前神龍汽車已積累了新能源汽車研發核心技術上的實力。
神龍汽車計劃于2019年主要在B級和C級車上推出純電汽車,并且達到年產幾萬臺的生產能力。
“目前,電池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大的瓶頸,而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售價相對較高是電池的三大短板。”竇繼勝說。市面上在售的電動汽車中,即使性能最強悍的特斯拉ModelS,最大續航里程也只有480公里,而國內一些相對便宜的小型電動汽車,多數續航里程還只停留在200公里以下的水平。再加上充電時間過長,很難不讓車主患上“里程焦慮癥”。
從電池成本核算上考慮,在售電動汽車的的電池容量一般在24千瓦時到28千瓦時之間,1千瓦時的成本為在2500元左右,也就是說一臺普通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在6萬元至7萬元之間,約占整車成本的1/3。
“通過與法國合作,提升技術水平,到2019年,我們推出的電池容量將提升50%,成本將降低50%,使用壽命由當前的3年延長至8年,續航里程達到300多公里。”竇繼勝說,屆時,神龍汽車推出的電動汽車性能將遠超現有水平,價格對消費者而言也將更有吸引力。
充電樁標準統一是關鍵
“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關鍵之一。”竇繼勝認為,對電動汽車來說,除了電池的技術革新,還要盡快統一充電標準,并推動充電樁的大規模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打消傳統汽車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疑慮。
武漢是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之一。記者了解到,武漢供電公司將投入4430萬元建設1280個充電樁,今年計劃建成1050個,打造5公里半徑快充服務網絡。同時武漢市規定,城市新建的小區和公用大型停車場按20%的比例規劃和配置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目前,武漢已建成了三角湖充電站、佛祖嶺充電站、車城北充電站、東荊河充電站4座大中型充電站。
“隨著國家、省市一系列優惠利好政策的實施,到2020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車產量銷量占比將超過30%。”對此,竇繼勝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