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高級品牌經理 周良
對于當前社會,智能化產品已經成為各大行業競爭的寵兒。小至手機,大到汽車,只要加上智能化元素,就會成為人們爭先恐后想要擁有的對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發現這智能化元素非常奇妙,它就如同一種潮流趨勢,火的快,淘汰的速度也快。如果一樣商品僅僅依靠智能化的噱頭,而不去保證它本身的質量,大多會被市場所淘汰。新能源電動車也不例外,各種被附加于智能化的電動車如同具備了“點石成金”的功能,好似只要這電動車夠拉風、夠酷炫,就不用擔心其質量和安全性能的問題。
新能源電動車的“智能化”提升能夠代表一切嗎?究竟這項元素在新能源電動車的發展道路上是“舉足輕重”還是“無關大局”? 請各家企業負責人及相關學術專家談一談對這件事的看法。新能源電動車市場在政府的大力倡導和消費者的追逐下,已經出現了超出預期的發展態勢,隨著新能源行業的興起,各種智能化的元素邊不失時機的尋求與新能源電動車的結合,特別是互聯網沖擊新能源電動車,使得新能源電動車的“智能化”趨向常態化的傾向。
智能化的趨勢雖然存在,但縱觀整個新能源電動車市場,許多企業也只是在概念上去做設想,一些炫酷的配置能夠落地投產裝配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整車的制造和配置的設置,都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并不是天馬行空,任意可為;另一方面,很多一味追求炫酷的配置尤其是偏向車載娛樂方面的則會對駕駛安全產生影響,對其使用負責任的企業應該慎之又慎;第三方面,很多所謂的智能化元素和配置并沒有實際使用價值;綜上,新能源電動車的“智能化”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對于車輛使用有附加價值,但目前階段作用有限,至于未來,新能源電動車的“智能化”能否帶動產業提升,還依賴于具體的智能技術的進步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