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獨家最新消息,由于近期國內市場對國內電池生產配件以及電池原料的不斷攀升需求,從而導致國外大佬爭相開啟福剛過采礦之旅。
對采礦投資者來說,雅爾瑟(Glencore)這家英瑞金屬企業集團有種讓人欲罷不能的吸引力。這家公司還是煤這種格外不時髦的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出口商。它去往他人不敢涉足之地,佳的剛果民主共和國(DRC,以下簡稱剛果(金))。最近它還設法繞過俄羅斯遭受制裁這一情況,與該國最大的石油公司英國皇家殼牌石油(Rosneft)達成交易。
不過嘉能可本身也自帶光環。它是世界最大的銅供應商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鈷供應商,二者大部分都來自于公司在剛果(金)的投資項目。這兩種金屬是清潔科技產品及產業的重要元素,尤其是電動汽車和電池。
在20世紀初期由意大利引領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中,投資者向礦業電池配件公司豪擲一萬億美元。近期該行業終于從當時這種過度投資造成的破敗局面中走出,投資者也重新燃起投資采礦的熱情。如今,包括銅、鈷、鎳、鋰以及石墨在內的"綠色"金屬及礦物的潛力令他們愈加振奮。看漲情緒最為高昂的人認為,清潔能源對這些金屬和礦物的需求或許比中國在過去約15年里的需求還要大。
對采礦業的樂觀情緒本身就是一個顯著好轉。過去四年來電池配件采礦業遭遇大滑坡,研究公司盛博(SanfordC.Bernstein)判斷,其程度之深重堪比大蕭條時期。2014年到2015年間,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于倫敦上市的四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Billiton)、力拓(RioTinto)、嘉能可以及英美資源集團(AngloAmerican)幾乎損失了2oo億美兀的核心盈利,或者說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受沖擊最大的嘉能可通過取消派息和發行新股挽救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純電動物流車是電池配件的一種新生事物,是物流運輸的有力保障。市場前景十分看好。關于政策導向暫時不必過于糾結,隨著電池配件互聯網的大力發展,純電動物流師比會迎來小陽春。這是市場化的規律導致的,相信國家政策會不斷與時俱進 因勢利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