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網訊,經歷了 14-15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國內對動力鋰電池需求空前旺盛,在此背景下,國內企業蜂擁而上大幅度擴張鋰電池產能,導致市場面臨著產品質量魚龍混雜、產能階段性過剩的困境。據我們統計,截至 2016 年底,國內動力鋰電池建成產能可能已經超過 100GWh,其中三元產能約 39GWh,而通過對未來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產銷量預測,我們推測 2020 年國內動力鋰電池總需求約 84GWh,而三元需求達到 65GWh。我們判斷磷酸鐵鋰電池未來 1-2 年將面臨較嚴峻的產能過剩問題,三元鋰電池階段性產能過剩,中長期來看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政策規范行業發展,技術和規模領先企業終將獲勝
由于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電池在國內都仍屬于新興行業,前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粗放式生長導致的行業亂象。針對行業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國家積極出臺多項政策約束和規范行業發展。調整后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中,首次引入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指標作為補貼門檻和參考標準,給予高能量密度汽車更多財政補貼;同時其他相關政策中也對動力鋰電池企業的產能規模和 2020 年能量密度指標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認為政策的出臺將加速行業洗牌,鼓勵動力電池企業加大技術提升,行業將向著高能量密度發展,看好高鎳三元NCM 和 NCA,以及業內具有技術、規模優勢的企業。
4、5 批目錄更具參考意義,CATL、盟固力、國軒、力神數目領先
工信部 16 年下發了 5 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雖然已明確 5 批目錄均需要重新核定,但考慮到第 4、5 批下發時間較晚,處于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政策發布末期,且是 5 批中唯一包含專用車的兩批目錄,我們認為更具對 17 年目錄的參考意義。我們通過統計 4、5 批目錄的電池供應來判斷各企業在下游客戶中的市場占有情況,總量來看CATL、盟固力、國軒高科、力神和微宏動力供應車型數目最多;三元數目來看力神、億緯鋰能、比克、福斯特和超威領先;從 17 年增長潛力最大的專用車來看,電池供應最多的是力神、沃特瑪、星恒電源、遠東福斯特和比克電池。
建議關注: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長信科技
17 年動力鋰電池行業產能過剩,價格下調趨勢難免,高估值時代或已過去,現在的時點需要挑選有產品技術優勢、產能規模效應、業績增長有支撐的企業。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條思路挑選標的:1)新能源專用車銷量增長拉動三元電池需求;2)能量密度要求提升推動高鎳 NCM 和 NCA 的應用;3)產能規模優勢和產品市占率提升將支撐公司業績增長。從這三個方面梳理下來,我們認為目前比較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有: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長信科技(將收購比克電池)。
風險提示:1)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電池銷量低于預期;2)動力鋰電池安全隱患爆發;3)國家政策波動對行業造成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