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形勢與展望
發展形勢
鋰電世界網訊儲能是采用某種裝置或方法儲存能量,并實現能量在空間維度移動后釋放或者是在時間維度滯留后釋放。前者稱為移動儲能,后者稱為靜態儲能。新能源汽車是采用移動儲能方式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儲能產業發展最快的方向。
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50.7萬輛。從分布情況來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主要市場還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實行小客車限購限行政策的城市。這些城市面臨節能減排的壓力更大,新能源汽車配套政策落地快,在財政補貼、牌照資源等方面的優惠力度大。
中國是世界上補貼新能源汽車規模最大的國家,但效果并不理想。許多企業為了拿補貼只進行低端重復投資,甚至出現“騙補”行為。為此,從2016年1月開始,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下發通知組織專項檢查,對新能源汽車騙補進行核查。根據中汽協公布數據,2015年涉案車輛總數超過2015年總銷量的四分之一。12月21日,工信部發文稱,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環境,調整客車和專用車補貼方法,提高技術門檻,鼓勵技術進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防止出現地方配套補貼標準過高的現象。同時,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資金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后清算,并加強對各地資金申請報告審核和推廣情況核查。財政部也已經表明2017~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較2016年下降20%,2019~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補貼政策退出。
2017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顯示,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方面,2017~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較2016年減少了20%,地方補貼金額也設置上限,即地方財政單車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不同品牌旗下車型均不同幅度漲價,電動汽車售價波動使得許多消費者處于觀望購買狀態。1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6889輛和5682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9.1%和74.4%。
因此,“高補貼、免搖號、不限行”仍然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的主要刺激因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應盡快地由依賴補貼轉向市場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