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網訊,5月12日,工信部公示申請第29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產品。根據高工電動車網統計,共有334款新能源車及底盤進行了申報,其中包含5款燃料電池車型。
在334款新能源車及底盤中,新能源客車有204款,占總數的61.26%;新能源乘用車有28款,占比達到8.4%;而新能源專用車則有102款,占比為30.33%。
另外,從申請的車型總數量排名來看,東風汽車申報車型數量最多,總數有22款,包含7款客車、1款乘用車和14款專用車;其次是南京金龍和比亞迪,車型數量分別是20款和19款。
一、客車車型分析:南京金龍/比亞迪并列第一 10-12米是主流
在新能源客車方面,純電動客車及底盤共有159款(底盤有19款),占客車總數的77.9%;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共有40款(包含2款底盤),占比19.6%;燃料電池客車有5款,分別來自北汽福田(1款)、飛馳汽車(1款)、上海汽車(1款)、中通客車(2款),占比2.5%。
本批公告中,近60家企業申報了新能源客車車型,并大多數企業只申報了1-2款產品,梯級分布較為明顯。其中比均為亞迪與南京金龍數量最多,并列第一,數量均為14款。緊隨其后排名的企業分別是亞星客車(13款)、北汽福田(11款)、宇通客車(9款)和廈門金旅(9款)、廈門金龍聯合(7款)、中通客車7款。
詳情見下圖:
車長方面,6-8米的車型有15款,占比7.35%;8-10米的車型有65款,占比為31.86%;10-12米車型共計124款,占比為60.78%。可以看出,10-12米大型客車仍然是各大車企主推產品。
二、電池配套分析:寧德時代/沃特瑪/國軒/北京國能排名前四
本次159款純電動客車車型中,裝載磷酸鐵鋰電池的有139款,占比為86.8%,成為絕對的主流電池路線。其次裝載鈦酸鋰的有8款,選配錳酸鋰的有5款;另外還有1款裝載了三元材料電池,有南京汽車集團推出,采用的電池來自比克電池;另有6款產品未標明詳細的電池類型。
在4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上,有33款產品裝配了錳酸鋰電池,只有少數選配磷酸鐵鋰。
在純電動客車的電池供應商方面,23家電池企業入選,但大多數電池企業配備的車型并不多,比較分散。
總體來看,寧德時代配置的車型數量最多,共計29款車型,宇通客車、南京金龍、廈門金龍聯合、廈門金旅、亞星客車等等共12家客車企業。
其次是沃特瑪配置的車型數量為27款,主要客戶有南京金龍/中通客車/東風汽車/廣西華奧汽車/中車時代/亞星客車等等16家整車企業。
第三位的是國軒高科,配置車型數量為18款;排名第四位的是北京國能11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批申報公告中,居然出現了一款采用了外資企業電池,那就是江蘇常隆客車一款車型采用了日產旗下的電池公司AESC生產的錳酸鋰電池。從目前申報公告和推薦目錄的各種情況顯示,外資品牌電池進入中國市場依然受到限制。之前少有車企涉足“雷區”。
三、電機配套分析: 湖南中車/蘇州綠控/上海大郡排名前三
在本批公告的純電動客車車型中,除了一部分車企自配電機外,另外還有超過40家電機企業和車企參與配套,這其中還包括為其他整車企業配置電機的車企。
從產品的配套情況看,比亞迪配置車型數量第一,但均是為自己的車型配套;其次是南京金龍的11款,也是為自己配套。第三位的是湖南中車時代配套10款車型,客戶是成都大運汽車、廣西華奧汽車、四川新筑通工汽車。蘇州綠控、上海大郡并列第四,配置了9款車型;武漢英康匯通與濰柴動力并列第五,為8款車型提供配套。
在合作車企方面,蘇州綠控排在第一,為7家企業提供電機配套,包括丹東黃海、東莞中汽宏遠、江蘇卡威汽車、上饒客車、珠海廣通客車等;其次是上海大郡,與6家企業有合作,分別是東風汽車、北奔重型汽車集團、廈門金龍、陜西漢中客車、山西原野汽車;第三位是民富沃能,與5家車企合作,分布是安徽星凱龍客車、安達爾汽車、東風汽車、東風特種、江蘇常隆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