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網訊,近日,凱恩股份公告稱,公司將收購卓能股份全部股份或控股權。微宏動力也宣布獲得由中信證券領投的共計27.6億元人民幣的注資了解到,今年以來,鋰電產業鏈的三元材料、負極材料、生產設備、檢測設備、鋰電池等環節超過30家企業在進行融資或在進行資本
鋰電企業為什么要融資及兼并購?所融資金主要用來做什么?對企業自身以及整個產業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GGII分析認為,鋰電企業融資以及兼并購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從短期來看,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增加了鋰電企業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及清算方式的調整,補貼拿到的難度增加及額度減少,導致鋰電企業的賬期進一步加長,這意味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增量愈大,對企業現金流的要求也愈大。
?從長期來看,按照《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根據定向指標推算動力電池所需產能,每個企業都有100%翻倍的產能需求,而產能的擴張必然需要大量的資本支撐。
?對行業來說,目前行業第一梯隊的企業只有4、5家,占據著整個行業70%-80%的市場份額。后面梯隊成員想要贏得更大發展空間,必須采取抱團取暖的方式,才有實力跟排名前列的企業去競爭。
?地方對于GDP增長的需求而給予的政策紅利,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鋰電企業融資擴產的動力。
?目前鋰電池行業發展已進入非常激烈的深水期,部分規模小的企業想快速兌現利潤,在高位時把公司整體出售,實現套利。
對于所融資金主要用途,認為:1、IPO上市報材料前最后一輪融資尤為重要,千萬級別的上市費用也需要巨額的資本支撐。2、用于企業的產能擴張;3、鋪底資金需求,一季度企業庫存積壓使得運轉資金減少,同時原材料的預付款也需要到企業的現金流。4、用于后續周轉庫存。
對企業自身以及整個產業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分析表示:
?規模化對于企業未來的生存存在很大影響,隨著企業快速發展以及擴張需求,融資是必由之路,這樣才能避免市場淘汰。
?目前處在市場的鋪墊期,真正高端產能的競爭還需要1-2年的時間,在競爭來臨之前,只有拳頭足夠大,才有實力面對市場。
?隨著補貼退坡、市場競爭加劇,未來企業成本壓力較大,規模化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影響力。同時,接受市場監督也有利于企業規范化程度的提高。
?行業未來的競爭肯定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產業整合將進一步加快,隨著競爭加劇,充足的資金可能導致價格戰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