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南省電動車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通常鉛酸電池分量至少有20-30公斤不等,和只要幾公斤的鋰電池對比,分量相差10倍。一部電動車配上鉛酸電池超重那是鐵定的事。海口有超越95%的電動車運用鉛酸電池。
此外,從電池為電動車供給的動力來看,提速快,爬坡有力,又對比持久的鉛酸電池有著巨大的優勢。有關負責人介紹稱,配備鉛酸電池的電動車要比配備鋰電池的電動車便宜1000元左右,但不行環保,歸納以上幾種理由,簡直所有買電動車的市民都會挑選鉛酸電池。
廠家對電動車該裝何種電池有無規范呢?記者造訪海口街頭多家電動車店,均被奉告沒有規范,只要是規范廠家出產的合格電池都可以運用。一位經銷商這么舉例:買部小車換蓄電池會強行請求運用啥品牌類型嗎?“何況,大都電動車正本就是公司拼裝出產的,運用什么電池取決于消費者。”
你在買電動車的時分會花高價買不實用的鋰電池嗎?記者隨機對30名電動車主進行查詢,被查詢的車主在了解了這兩種電池的區別后,均作出一致的挑選——鉛酸電池。
“物美價廉”的鉛酸電池成了市民首選,卻又簡單超重,記者造訪一些電動車車行、修理店查詢得知,現在海口市內跑的電動車基本上見不到有運用鋰電池的。據省電動車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在海口運用鋰電池的電動車也許連5%都不到。那么這些運用鉛酸電池致使車身超重的電動車將怎么上牌呢?
“用鉛酸電池必定超重,假如你買車上牌的話,換上鋰電池就沒疑問了。”在海口東湖的一家電動車商行出售員如是對記者說,車行對超重電動車上不了牌的規則也都明白,通常車行都會運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協助車主上牌,也就是說在上牌的時分,換上鋰電池,等上牌結束后再換回鉛酸電池。
據記者在海口東湖11家車行、2家修理店,以及在街頭隨機做的查詢顯現,市面上的電動車運用鉛酸電池的簡直達到了100%,那么是不是意味著這些電動車都只能上黃牌?仍是底子就上不了牌?對此,記者來到海口市交警支隊采訪。
今年8月,網友“群眾民主”在海口網絡問政渠道發文稱,自個按照《海口市合格電動自行車出售掛號目錄》采購了一輛電動車。但恰是這輛被列入《目錄》中的“合格車輛”卻因為超重,在上牌時卻被掛了“黃牌”,讓他不能理解和接受。為什么目錄車型卻只能掛黃牌?據了解,該網友買的電動車運用的是鉛酸電池,僅電池這一項就有近30公斤,加上車身、車架及其他零部件的分量,超越40公斤系必定。海口市公安局對此作出回應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能條件》中有8項基本條件中,就有“整車質量(分量)應不大于40kg”這一硬性規范。現在,海口市電動車從頭上牌的時刻仍未斷定,但不少期望采購電動車的市民現已開端擔心上牌的疑問,記者對海口的超重電動車進行造訪查詢。
“被列入《目錄》的合格電動車假如超重,相同視為不合格。”10月29日,就市民所反映的疑問,海口市交巡警支隊的有關工作人員作出了解說。該工作人員表明,依據《海口市電動自行車管理方法》,契合“合格”電動車的規范是:規劃最高時速不得超越20公里,整車分量不大于40公斤,別的關于制動功能、外形尺寸等都有相應請求。整車分量是其中有必要契合的規范,若超越分量約束自然視為車輛不合格。
至于車輛超重,該工作人員表明,“也許與改裝、拼裝有關。”據介紹,申報《目錄》的電動車類型在送檢時,大多都裝載鋰電池,但到了出售環節,商家為了節約成本,或者是依據消費者需要,車輛的電池卻被換成了鉛酸電池。
對于記者反映的有商家在“移花接木”協助消費者上牌一事,工作人員稱現在還沒有方法處理。
據了解,海口電動車從頭上牌后,將不再受理超標電動車上牌,海口超越95%運用鉛酸電池的電動車都將無法上牌?將持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