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7年12月28日與TCL集團及惠州泰科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于惠州金能電池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億緯鋰能擬以7359萬元收購金能電池100%的股權。
同日,猛獅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在湖北省宜城市增加投資建設年產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本期項目新增投資20億元人民幣,與一期投資相加合計投資50億元,與一期生產規模相加產能合計為10GWh。猛獅科技子公司福建猛獅宣布擬在宜城投資建設NCA三元前驅體電池正極材料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2億元人民幣。
就在同一天,協鑫集團新能源動力電池儲能系統項目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開發區開工。項目首期擬投資50億元,建設年產數萬套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生產基地,項目預計2018年年底投產運營。
2017年12月30日,智慧能源發布公告稱:遠東國聯擬以增資方式對遠東福斯特江蘇公司投資2.8億元,以促進其12GWh鋰電池項目快速推進,交易完成后將持有遠東福斯特江蘇公司23.3333%的股權。
猛獅科技、億緯鋰能、協鑫集團和遠東福斯特的投資動作成了動力電池圈2017年“尾巴尖”上的重磅新聞。而告別2017,迎來2018,動力電池圈熱度依然不減。
日前,廣西天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擬投資10億元建設的廣西天源鋰電材料及鋰電池循環回收項目落戶廣西欽州港。項目第一期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1條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以及配套公用工程項目。第二期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1條5萬噸/年電池級四氧化三錳生產線以及1個1萬噸/年動力鋰電池循環回收裝置。
2018年1月3日,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與東風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東風力神動力電池系統項目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出資組建東風力神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項目落戶湖北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產能為動力電池系統30億瓦時/年,主要為東風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電池系統。
2018年1月5日午間,雄韜股份擬與大同市人民政府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在大同市投資建設雄韜氫能大同產業園項目,項目投資金額不少于30億元,該事項已于4日獲董事會審議通過。雄韜氫能大同產業園項目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的催化劑、質子交換膜、電堆、電池控制系統、氫燃料發電機系統、儲氫系統和制氫系統以及加氫站等領域產品的開發、生產、運營和銷售。項目計劃3年之內建成年產能不少于5萬套的氫燃料發動機系統生產基地;2年之內在大同全市范圍內推廣不少于3000輛氫燃料整車,在山西全省范圍內推廣不少于5000輛氫燃料整車……
筆者認為,鋰電企業集中在歲末年初搞出大動作,除了希望在新年伊始討一個好彩頭外,還有更加深刻的原因。
盡管國家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曾公開表示,要加強電池行業規范管理,發揮市場主體積極性,重點放在事中事后監管方面,并且考慮不再通過《規范條件》的方式對企業生產條件和能力提出具體要求。但事實上,企業的產能已經成為當下評估電池企業綜合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有實力的企業渴望進入“第一梯隊”,獲得更優質的市場資源。所以在“擴”與“不擴”的問題上,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絕大多數電池企業會偏向“擴產”,而他們心中的產能標準是和曾經的“8吉瓦時”進行對標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擴產成為了2017年鋰電行業發展特征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調整敏感期,鋰電企業擴產投資腳步也未曾停滯,選擇在補貼政策未定的情況下上馬生產工程企業不在少數。回首2016年補貼政策未定時,鋰電企業普遍焦慮不安的情況,2017年年末網絡流傳的各種版本“補貼新政”對電池企業的影響卻小得多。電池中國網認為,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通過一年“大浪淘沙”式的殘酷競爭,“清濁”逐漸分明,有實力的企業留下來進行下一輪角逐。這也反映出,國內動力電池業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成熟完善,企業實力更加強勁。
仔細分析近期的投資事件,以往那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資本收購變少了,更多是電池企業立足企業本身的發展情況進行的布局。如猛獅科技在湖北宜城的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符合公司先前對外公布的鋰電事業發展藍圖,對于豐富猛獅科技的鋰電產品類型,擴大高端電池產能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猛獅科技在宜城投資建設NCA三元前驅體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提前卡位布局,更加具有戰略眼光。
力神電池同東風實業合資成立東風力神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也是雙方出于企業發展進行的考慮。國內新能源車企都在積極尋找穩定可靠的動力電池供應商,車企和電池企業都希望通過合作形成穩定的戰略聯盟。前一階段孚能科技與北汽敲定“百萬輛裝配”大單,寧德時代與北汽、上汽的合作都是與之類似的案例。
總體來看,2017年動力電池利潤普遍下降,年景不如以往。資本市場對于鋰電概念的熱情也沒有先前那么高漲。電池中國網認為,近期頻繁曝出的大額資金項目上馬落戶,并不是鋰電業的新一輪“過熱”,而是整個行業冷靜下來,行業趨于成熟的表現。
總而言之,動力電池圈依然很“熱”,但這種“熱”不再是之前資本的狂熱,更多的是產業發展日漸成熟的熱鬧和支持實業發展的熱情。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我國的動力電池產業可以越做越強。